疫情加速了網購的普及化,連銀髮族行業也慢慢投入網購熱潮。有20年歷史的「文化村」一直設有長者復康及生活用品的零售和批發服務,早於兩年前開拓線上市場,創「疫」市銷售增長。今年首季總銷量較往年同期錄得近兩成增長,網購方面更有三成增長;線下的實體店則擴充至8間,分店位置遍及全港,並設產品展示及用戶體驗專區。除了O-2-O的銷售策略,面對銀髮的消費族群需具備甚麼銷售技巧?我們就請來文化村副總裁陳健鴻為大家拆解銀髮銷售的攻略。
「因為想走年輕化和生活化的路線,我哋喺2018年重新定位自己的品牌以回應市場需要。現今嘅銀髮族喺教育、富裕嘅程度同過往唔同,以前嘅長者對產品要求務實、穩陣,但而家會要求做到設計、質素並重,因此對零售業界的要求亦有所提升。」Kenneth說。他又補充,「生活化」即指在產品選擇上以銀髮族的「衣、食、住、行」為主題,不限於醫療或復康用品,「香港有110萬名長者,所以會有好多對日常生活的需求。」於是,他們到世界各地考察並引入10多個品牌,包括日本、挪威和瑞士等地的安老產品和樂齡科技,又成立自家品牌,務求產品種類新穎和多元化。「銀髮產品都可以是新舊融合,例如從日本引入嘅電動輪椅,有『輪椅界Tesla』之稱,可以360度自轉,亦可以將扶手收藏,考慮到照顧者將輪椅收入車尾箱等需要。」他補充道。
在銷售和市場推廣方面,他們會定期做市場調查了解客戶群的分布,「起初開拓網店係為咗迎合照顧者工作忙碌,無時間到店內選購貨品嘅情況。同時留意到大眾對使用文字宣傳嘅反應不大,就以漫畫和卡通人物推廣產品,希望可以入屋啲,同時幫助銷售。」他們亦發現銀髮族較有時間和耐性在選購產品前作出比較,惟對資訊的掌握程度較照顧者低,「65歲以上嘅長者同40、50歲嘅照顧者,最大分別係購物時間的多寡,前者會期望售貨員耐心解釋產品資訊,亦係格價專家;後者則對價錢唔太敏感,但對產品嘅品牌﹑質素同設計要求較高。」
(相片由受訪者提供)
為了提升客戶的購物體驗,他們亦會以角色扮演和工作坊等方式,定期訓練前線銷售人員的溝通能力及對產品的認識。「我哋8間分店共有20多名銷售員,每間分店會有店長管理。由於產品涉及醫療用品,講解內容需要準確和一致,每兩星期就會舉行員工培訓,增進佢哋對產品資訊嘅認識。」他認為在銀髮銷售方面需要耐性和講解清晰,故會看重員工的語言和表達能力。本身有銷售經驗,而又想入行的年輕人,不妨留意以上幾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