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/10/28
安老服務開新篇!港府提倡「一人一家庭醫生」,地區康健中心將成基層醫療系統樞紐?

一直以來,社會醫療系統和安老服務都有著唇齒相依的關係。隨著香港人口老化,慢性疾病愈來愈普遍,公營醫療系統承受的壓力亦愈來愈重,專科服務輪候時間不斷上升,在長者人口對醫療服務的需求較高的情況下,醫療系統面對著重大的挑戰。

新一份《施政報告》上星期出爐,其中一項目標是「在下一個年度(2023-24)把公立醫院內科專科穩定新症的輪候時間減少20%」。未來政策以地區康健中心作為樞紐,與私營醫療界別共同推廣「一人一家庭醫生」理念,有助善用及整合社會資源,提供持續護理,了解不同階段的需要。

醫療系統社區化:地區康健中心成健康樞紐

筆者在剛過去的周末參加由葵青地區康健中心主辦的《基層醫療服務研討會2022》探討推動基層醫療發展的方向。作為全港首間的葵青地區康健中心,服務社區接近三年,一直致力將基層醫療普及化,透過不同的公眾教育講座、健康篩查、健康服務等提供三層預防服務,構建地區的健康樞紐,以達成「治未病、早預防」的目標。

「為你健康打好個底」同時亦是葵青地區康健中心的口號,筆者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未來方向;畢竟大部分的長者將選擇居家安老,如社區可以加強對基層市民的醫療支援,長者便可以加以善用地區健康資源網路,在熟悉的地區找合適的醫療服務,以配合 「居家安老為本,院舍照顧為後援」的安老政策方針。

筆者過去周末參與《基層醫療服務研討會2022》探討推動基層醫療發展的方向,當中健康教育,醫社合作及公私營合作是未來推動基層醫療的關鍵元素
(圖片由作者提供)

研討會上,有嘉賓分享香港的基層醫療發展由於侷限在結構性醫療體系的框架,香港公營醫療的便宜收費和便利成為了挑戰和社會負擔——市民依賴公營醫療資源、包括急症、醫院專科等的一條龍服務,較少尋找固定的家庭醫生。然而,家庭醫生卻是基層醫療的關鍵一環,在醫療系統社區化的制度下,最理想的情況是由家庭醫生為病人協調各種醫療服務,與病人建立互信的關係,除了治病,還做到預防疾病,家庭醫生是基層醫療服務的「協調者」,既熟悉醫療系統,又明白病人需要,有效配對合適的醫療服務,從而減低公營醫療負荷。

預防為重:社區之內 公眾教育的重要性

的確,新冠疫情令本港多年來過分倚重公營醫療系統的後遺症愈見明顯,重整醫療體制是刻不容緩,由現時香港醫療體制是以「治療為主、醫院為中心」轉向為「預防為重、社區為中心」,最近聽過不少專家分享,香港作為長壽之都,相比起長壽(Life Expectancy),健康長壽(Healthy Life Expectancy)來得更重要,而健康長壽的關鍵在於「預防勝於治療」。

筆者公司最近參與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推廣的「社福機構創革者培育計劃」,計劃提供一位在非政府機構工作的專業人士來私營企業作「影子實習」(Work Shadowing)。而我們今次的「專業實習生」正好是來自地區性的非政府機構「醫護行者」的高級社區營養師梁小姐。

梁小姐與我分享,市民對社區健康醫療需求其實非常大,其機構首創社醫共生服務模式,結合社會和醫療服務,由跨社醫團隊包括護士、藥劑師、物理治療師、營養師、健體教練、公共衛生研究員,聯同社工和其他義工所組成的社區健康管理中心,舉辦不同的社區教育活動,增强大眾對健康的認知,提升實踐健康生活的能力。由健康評估及專業諮詢,到家庭營養諮詢及餐單編排、以至「三高一鬆」(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膽固醇高、骨質疏鬆症)風險評估等。希望透過不同社區活動、影片以至社交媒體文章分享等,以接觸社區作公眾教育的方法,教育市民改善飲食習慣以減低患上慢性疾病的風險。

醫護行者透過「以人為本」和「家庭健康管理」的服務方針提供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務,當中多元化活動亦是公眾教育重要的一環。
(圖片由作者提供)

與梁小姐的對話令我得到了很多的啟發:健康不僅是個人的事,同時是社區共同實踐的健康模式,建立基層健康醫療文化需要由社區開始,而作為私營企業,我們亦可以發掘不同的協作模式,積極參與社區醫療的建設及公眾教育,貫徹政府推廣基層醫療方針,建設「健康活力香港」。

期望未來相同服務能在各區百花齊放,同時迎來香港十八區最後一所荃灣地區康健中心開幕,讓社區基層醫療能做得更好,令醫療系統能助市民在社區獲得更全面、全人和具協調性的醫療健康服務。